京城掠影(1)

雪花飘飘 2017-11-9 960

京城掠影(1)

居住北京已近二十年。回顾往事,如飞鸿掠影,投入我心湖阵阵涟漪的,是那些不经意间遇见的大师级的人物,这是在别的城市无法享受的际遇。2001年深秋,我来到北京,居住在北大清华之间成府路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技物系)的一座代培楼。北大技物系很有官方背景,据说邓小平的大儿子和一个女儿都是北大技物系的高材生。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北大技物系除了在北大校园内有办公教学楼外,在北大校园外科学院研究所扎堆(当时北大技物系仓库周边有中科院化学所中科院电子所中科院微生物所等等)的地方还有了一个类似后备仓库兼办公的场所。就在这个仓库附近建了一座小两层的代陪楼。当时不起眼的代培楼内居住的人鱼龙混杂,有不少是北大校外人士,有一部分是北大各个学院的研究生。那时候北大校内住房紧张,不给考上北大的研究生提供住宿.
我居住的宿舍就有两个北大法学院研究生,一个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在宿舍里经常能听到她们聊北大的奇闻轶事,其中包括光华管理学院厉以宁院长,张维迎副院长,法学院院长朱苏力等等这些人。她们说张维迎的爷爷是毛主席在延安时期的警卫员。根正苗红的张维迎去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回国后在北大任教,张维迎成就了地产商潘石屹和张欣的婚姻,在张维迎的撮合之下,潘石屹迎娶了日后与他在商海珠联璧合的妻子张欣;说朱苏力对法学院贫困生很照顾;说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是台湾人,上世纪七十年代林毅夫在部队服役期间从金门游泳到大陆,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点培养,林毅夫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获得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学位,几年后成为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博士后,林毅夫回国后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一职。北大有两个经济管理专业的学术机构,一个是以厉以宁为院长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其前身是北大经济管理系),另一个是以林毅夫为主任的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一门二虎,各显神通,成为中国学界一大奇葩。也使得北大经济管理专业成为北大非常热门的专业,很多学生选择北大此专业就是因为北大有厉以宁林毅夫这两位学术等身的知名教授等等诸如此类的聊天每天晚上临睡前都会进行,我称之为女宿舍沙龙。听她们聊天也是一种熏陶,多数时间我总是安静地听从不插嘴也插不上嘴。我当时的身份就是一个四处游学的人。
有一天我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内部咖啡厅,看见书架上有一本傅旭著的《厉以宁的诗意人生》这本书,此书主要是将厉以宁不同时期写的词作背景做了全面描述而不是评论厉以宁的词作。随手翻看此书觉得厉以宁的词(类似古典宋词)写得相当有水准。因为我爱写文章尤其是评论文章,于是我打算给厉以宁的这本词作写词评。那时候我对宋词几乎是一无所知,我去书店买了一套《中国词史》,开始边了解宋词的历史边着手给厉以宁写词评。就这样我用稿纸手写了近二十万的词评,在写到一半的时候我写不下去了。正巧遇见了一位来自安徽的作家,他到北京看他的在中科院化学所读博士的儿子。我和他的儿子比较熟悉。在他的指点下我顺利度过写作中的那个坎,花费半年多时间最后我终于完成写作任务。完成初稿后,我复印了一份将这份厉以宁的词评交给时任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的朱善利,希望他转交给厉以宁,后来就没有消息了,也许厉以宁期盼已久的希望能有名人给他写词评,结果却是我这个无名小字辈不知道天高地厚洋洋洒洒二十万字写下的评论,没有下文也罢,权当练练笔头,我自信自己写得相当不错。也难怪厉以宁没把我写的词评当回事,一般写评论的人大多数都是年长者有身份的人,那时候的我才三十出头,一个十足的北漂而已。而傅旭著的《厉以宁的诗意人生》,傅旭是何等背景?她是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2003年写《厉以宁的诗意人生》这本书的时候她任职人民日报常驻全国人大常委会记者,中国人大制度新闻协会副会长。
北京的大学在全国来说分布是最多最广的,北京位于市区的郊区的大学数不胜数。站在中国历史的云端回看,中国大学发展史的鼎盛时期是在民国,那时候北大清华大师云集,蔡元培,胡适,陈寅恪,傅思年,梁思成,李济,林徽音,金岳霖,梅贻琦,冯友兰等等这些才华横溢,个性十足的学术骄子,他们在大学授课的同时,著书立说,培养了一大批国之栋梁。中国“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于敏,王大珩,陈芳允,周光召,彭桓武,王淦昌,钱三强,郭永怀,赵九章等都是毕业于北大清华。其中“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邓稼先,朱光亚,屠守锷,王希季等都是毕业于西南联大,而西南联大就是北大清华与南开三所大学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大融合,西南联大的教授多数是北大清华的教授。北大清华能培养一大批如此优秀的人才,可见当时北大清华的教学实力足以彪炳千秋!北大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其前身是1898年清政府创办的“京师大学堂”,但是在北大建立初期则是官僚贵族,纨绔子弟汇集之地,这些人到北大就是混张文凭好升官发财。直到1916年蔡元培以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的身份担任北大校长后,北大逐渐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大学。蔡元培先生创造的奇迹在哪里呢?其一是考生的选拔;北大独立出考卷,每年招生比例是90:1左右,考取难度很大,考取的高素质考生培养起来也就得心应手。当然也有破格录取的,比如1917年一个叫罗家伦的考生作文是满分,但是数学是0分,最终还是被北大录取了,十一年后他成为清华大学校长。其二是教育理念;蔡元培先生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治学理念,在北大思想是自由的,在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不同派别,不同主张的教授与学生之间展开激烈争论。在北大校园你可以看到学识渊博留着长辫子维护旧制度的辜鸿铭教授,也可以遇见宣传新思想西装革履的胡适,鲁迅等人。这也是为什么北大当时能吸引各路人才的原因所在。其三是师资队伍。那个年代盛行的口号是大学非大楼也,乃大师也!赵元任,钱穆,顾颉刚,陈垣等等这些教授学识渊博堪称大师。在当时的北大评选教授程序简单,不拘一格用人才。没有要求论文数量,著作等身这样那样的门槛,比如国学大师陈寅恪只有高中文凭,照样做教授,学历不是问题。胡适和李大钊都是在27岁被聘为北大教授,年龄更不是问题。在北大评教授的标准就是有真才实学。你教的好学生对你满意你就是教授。北大教授工资极高,比如蔡元培月薪600大洋,鲁迅300大洋,胡适280 大洋,这些还不算额外的研究经费,这是一个啥概念?毛泽东曾经在北大图书馆做过图书管理员,月薪6个大洋,当时一个工厂上班的工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月薪10个大洋,鲁迅曾经在1924年的北京买了一套标准的四合院不过1000大洋而已。其四是学生质量之高,令人惊叹。有大师授课,有良好的学风熏陶,加上民国时期的学生普遍抱有学成报国的远大志向,所有这些天时地利人和完美对接,教育出来的学生想不优秀都很难,北大毕业的学生矛盾,朱自清,顾颉刚,任继愈等等这些大师级的人物不仅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更是北大精神的传承。
最新回复 (0)
返回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