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丰碑(原创)

雪花飘飘 2008-1-20 781

大漠丰碑

相音

如果说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是世界文化的摇篮,那么罗布泊就是中国捍卫主权的发祥地!如果可能,我们应该在罗布泊荒原竖起一座丰碑,祭奠那些为中国核武器事业而献身的英烈们!没有这些英烈的无私奉献,中国就不可能有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
罗布泊的神秘,首先在于这里严酷的自然环境,酷热、寒冷,干旱、风沙、雅丹、盐壳阻挡着人们接近它的步伐,从而使罗布泊罩上了一层层神秘的“帷幕” 。这里,年降水量不足1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数年滴水不降,而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以上,超过降水量的数百倍!考古学家说, 如果提起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彭加木的失踪、探险家余纯顺的死亡,罗布荒漠的凶险莫测则令人触目惊心!这里一年四季中只有冬季11月到次年3月可以进入,因此,沙漠里可以进行考古发掘的时间也只有这四五个月时间。
我在想,当年为我国核武器事业而进驻罗布泊的众多将士专家还有科技人员是如何一呆就是数年的?难道他们不知道罗布泊的凶险莫测?一切都不得而知,只有绵延盘桓在罗布泊周围的胡杨知道,这些为中国核武器事业而献身的人们是如何战胜自我,挑战大自然,攻克世界尖端科技,在这举世瞩目的神秘的死亡之海一举拥有自己的核武器而奠定了世界大国地位即维护了世界和平又因此而保卫了中国人民安全的壮举!或者说,这些为中国国防事业而献身的人们就是胡杨的化身,他们坚韧如磐石的生命力,神圣不可动摇的使命感,舍身忘我的奉献精神,早已和荒漠胡杨融为一体,那遒劲交错直指苍穹的利刃般的枝杈,与天公试比高!那视死如归的胡杨,生前为所挚爱的家园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仍然站成一道风景,一如千古雕像,留给后人景仰! 如果说塔里木河流域是世界文化的摇篮,那么罗布泊就是中国捍卫主权的发祥地!如果可能,我们应该在罗布泊荒原竖起一座丰碑,祭奠那些为中国核武器事业而献身的英烈们!
新中国成立后罗布泊因为核试验而成为一块禁区.
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掷的两颗原子弹显示了核武器无以伦比的巨大威力。在过去的历史中,美国当权者曾多次扬言并打算对中国扔原子弹,在核战争的威胁下,国家主席毛泽东决定自力更生研制原子弹,1958年中国成立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专门负责核武器的研制。 1960年,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实验物理学家王淦昌、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被任命为九院副院长,原西藏军区参谋长李觉为院长,全国抽调106名高、中级科技骨干,开始了一场原子弹研制的攻坚战,王淦昌负责试验部,彭桓武负责理论部,而郭永怀则负责设计部,设计部分管武器结构的总体设计,当时谁也没见过原子弹是什么样,一无图纸二无资料,研制生产的困难可想而知。在当时,郭永怀等人的职务是所有的朋友、同事甚至连他们的妻子都毫不知情的。在核武器研究只争朝夕的进程中,郭永怀既是奋战在一线的科学家,又是科研活动的组织者。
美国人在1945年制造出三颗原子弹,其中两颗是“内爆”型,一颗是“枪法”型,在广岛投下的是“枪法”型,在长崎投下的是“内爆”型。
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采用了“内爆”型。所谓“内爆”型是将大量炸药起爆的能量压向内心,产生高温、高压,使内心里的核材料产生裂变,释放出大量核能。但是困难的问题在于炸药起爆后,能量并不是完全向内心压缩,而是向四周扩散,这就无法实现核裂变。
面对这一技术难题,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经过无数次的理论计算和试验,最早的爆轰试验是在河北省怀来县燕山的长城脚下进行的,郭永怀,王淦昌亲临爆轰试验的第一线,一年之内,他们做了上千个实验元件的爆轰实验,在古老的长城脚下响起轰轰爆破声,后来九院核武器试验基地迁至青海金银滩,一位当年任职于基地某试验室的主任回忆往事,感慨万千: 脚踏金银滩,满目荒凉。这里原是老藏民放牦牛的地方。牧草很丰盛,草原上还有野花和鲜美的蘑菇,但除去这些什么都没有了。没有路,没有房子,没有树,只有太阳、月亮、大风、霜雪,对了,还有狼。气候变化无常,冬季寒气逼人,最低温度零下40多度。一年中有八九个月要穿棉衣。同志们像拓垦开荒那样,最初都住在简陋帐篷里,天天夜里听风狂吼狼哀嚎。海拔三千八百米,缺氧,走路急了喘不过气,胸膛憋得像灌满沙子;干活很容易累,喉咙像堵了塞子。气压低得馒头都蒸不熟。这里一铁一木,一砖一瓦,以及日用的一切,包括一盒火柴都得从很远处运来,又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物资匮乏,运输也跟不上,生活很清苦,材料仪器都是缺这样少那样。在当时的条件下, 搞原子弹这条路难于上青天!但同志们站在高原上,豪情满怀,决心就在高原把壮国威的原子弹怒放给全世界看。当时同志们最爱说的一句话,叫做“空气动力学”。就是那个带领大家伙科技攻关吃住都在一起的九院副院长郭永怀研究的领域,借用过来的意思是把“气”作为“动力”。同志们肚子憋着一口气,就是动力。不吃馒头也要争这口气!隐姓埋名艰苦奋斗就是为了国家强盛这个共同的目标。虽然身在茫茫金银滩,两手空空,连一个原子弹零件也没有。然而脚踏这块圣地,一辈子就都交给它了。当时大家的想法就这么简单!
高原气候对人类的严酷考验,致使不少科技人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浮肿反应。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年过半百的郭永怀必须经常奔波于北京和青海之间,这样就更加重了高原反应的频率.试想,众多的年轻人都无法忍受高原缺氧反应,由于操劳过度身体瘦弱的郭永怀又是如何承受这一切的?此时此刻就是国家让他背一座山,他也无怨无悔,国士的风采莫不过此吧.实际上,郭永怀真的是铁肩担重任,义不容辞啊! 就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郭永怀,王淦昌和其他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接连突破了一个个科学技术难关. 试验从北京长城脚下到青海湖金银滩,从小型到中型再到大型,从局部到整体,一步一步的试下去,最后实现了炸药起爆的能量完全压向内心,同步聚焦技术关成功突破了。
1963年初,九院院长李觉和郭永怀,王淦昌,彭桓武,朱光亚等科学家来到青海高原的实验现场,进行点火装置的测试.负责测试的唐孝威多年来一直是王淦昌的助手,测试的结果是点火装置点火成功.
成功来自众多科学家勇于探索和实践. 绵延千里孤寂千年的西部荒原草甸见证了数百名科学家夜以继日的研究,见证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
中央在聚集科技精英加紧研制原子弹的同时,也集中兵力加快了核试验场的工程建设。1960年春天,中央军委任命陈士榘将军率领中国的第一批特别工程部队进入罗布泊,开始了中国第一个核试验场的工程建设.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罗布泊, 白天,烈日炎炎;夜晚,寒流阵阵。狂风裹着沙尘顷刻间天昏地暗,一片混沌世界!肆虐的狂风恰似暴怒的巨兽, 沉重的火车厢也能掀出铁轨,外出人员被沙暴卷走、施工中被流沙掩埋的事,时有发生。为抗击风沙,广大指战员挖地三尺,将帐篷搭在地下,四周用芨芨草和黄泥封实, 尽管如此,帐篷时常被风沙掀起,睡觉还要戴上口罩防沙。水是生命之泉,而戈壁沙漠缺的就是水。滴水贵如油,一盆水先洗脸,后洗脚,再洗衣服。有时运水车没有及时运到,施工部队只好给每个战士发一个萝卜、三片菜帮子,既作解渴,又当晚餐.
原子弹、导弹基地的工程建设,是在我国处于三年灾害的情况下进行的。饥饿同样威胁着需要付出超强体力的施工部队的指战员,粮食不够“瓜菜代”。 基地曾经出现过断炊的现象,更是雪上加霜。本来罗布泊植物就很稀少,可以吃的如榆树叶、沙枣树籽,甚至骆驼草,几乎都被指战员拿来充饥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极度匮乏的物资供应面前,工程兵指战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加快工程的建设速度。伴随中国核工业成长的还有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在茫茫戈壁、成千上万年轻人隐姓埋名,风餐露宿,不辞劳苦,无私奉献。他们昼夜奋战在这荒无人烟之地,罗布泊核试验场建起来了, 试验场位于罗布泊西北,面积逾10万平方公里。爆心设在东西不见边际的开阔戈壁中央。在这号称“天上不飞鸟、地下不长草”的死亡之海,数年没有人烟的罗布泊,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悄然酝酿着.
几百年荒无人烟的罗布泊因了中国核武器的研制而热闹起来了,一座102米高的铁塔和庞大的主控站耸立起来,两处建筑东西相映,相距23公里,巍巍壮观。此外还有测量站、拍摄站等小建筑,全部主体工程在1964年5月份竣工。6月,参试人员们就拖着大批的测控设备,分别由陆空两路神秘入场了。进场前,所有参与人员都经过总政、国防科委和公安部“三堂会审”。场区实行通讯管制,所有个人对外通信一律中断。有同志的亲人得病、去世,他们不仅不能回家探望,连一封问候的信都无法致候。这里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为了这个伟大的事业,一些人恋爱也突然中断了,有人因此而失去了热恋中的恋人。
罗布泊核试验场地面全是碎石,阳光炙烤得石头滚烫。温度高达70度左右,科技人员工作时头顶烈日、脚踩烫石如沐沸水,热浪袭人。测控站内人稠地窄,满屋仪器也散热,人在里面像在蒸笼里。水不但紧缺,而且里面含盐含硝严重超量。这样的高温天气,已经完全超出身体极限了,不喝水渴得难忍,喝多了就要拉肚子。拉肚子、中暑是经常事,病了就去场区卫生队。而且,几个月的时间科技人员都无法洗澡。当时,最美味的解暑食品就是馒头蘸白糖。
条件异常艰苦,但在伟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面前,这些生活中的事都变得微不足道了, 科技人员舍身忘我地工作着,坚守着,对于这些艰苦和牺牲,没有人抱怨。在那个国人正竭力摆脱屈辱和贫穷命运的年代,研制原子弹对于中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家紧张忙碌着,充满了神圣感。
七月以后,参试人员进入最紧张的工作状态。一千多台设备安装和散布在几百平方公里的地域。八月,开始进行调试和全场联试,戈壁滩上罕有的高温和干旱气候,给调试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凭着超人意志和科学精神,参试人员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
一时间,戈壁滩上云集了数千军政要员、教授、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参试部队指挥员。各效应单位也拖着飞机、火炮、装甲车等装备赶来了。进行生态工程的鸡、狗、猴子等动物们,也都运了进来,它们分布在距铁塔不同距离的地方,准备接受核爆炸的洗礼。核试验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进行效应试验,观测在不同当量、不同距离、不同防护下各种装备、设施和动物在核爆炸时遭受毁坏情况和受杀伤程度。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甘肃酒泉的秘密工厂组装完成,一位中国最优秀的司机驾驶专列将它运往新疆罗布泊的试验基地。专列所用的100多吨优质煤经过专门筛选,以防可能混进的雷管等爆炸物,在它经过时,沿途所有火车都要让路,横跨铁路线的高压输电线都要断电,以防电磁感应引起的电火花爆炸。10月12日,参试人员全部撤离场区, 10月13日,原子弹进场,从空中运抵塔下;14日,组装完毕,在19时20分吊装上塔;16日清晨,在核武器研究院院长李觉、核武器试验基地司令员张蕴钰和国防科委政治部主任朱卿云陪伴下,技术人员登塔接插雷管,并验收签字和进行弹的交接。
当年的九院副院长,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特别强调这一点,原子弹能否爆炸成功,就看最后插雷管了。
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采用铁塔上爆炸的方式,即先把原子弹在地面组装好,而后吊升到塔顶,进行固定、检查、测试,最后才能插雷管。这个铁塔是北京金属结构厂生产的。铁塔竖立在大戈壁,因为罗布泊多沙尘暴,早晚温差很大,技术人员在铁塔上工作困难之大可想而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现场总指挥是张爱萍将军。第一颗原子弹起爆的密码命令是体育用语“投蓝”,代号“596”。原子弹试验进入倒计时,零点定为1964年10月16日北京时间下午3时。当时针指向下午2时45分时,守候在电话机旁的核工业部部长刘杰,用颤抖的声音问副部长钱三强:“三强同志,再过一刻钟就要做试验了,还有万分之几的可能不响?”钱三强眼里噙着热泪回答说:“会成功的,会成功的?”当时,在场的人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时而看看那默不作声的电话,时而看看钱三强。大家屏声敛气地等待了长长的一刻钟。突然,从遥远的罗布泊传来激动人心的声音:“啊,响啦,‘596’它响啦?”只见零点一到,强光闪亮,天地轰鸣,巨大的蘑菇云翻滚而起,冲上蓝天,成功了!罗布泊一片欢声雷动,人们忘情地把手中的帽子抛向空中,互相拥抱。
爆炸成功的消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循环播报,人民日报头版登出,无数中国人涌向街头,奔走相告.这声巨响凝结了数万人的心血,它震撼了全世界!
最新回复 (3)
  • 雪花飘飘 2008-1-20
    引用 2
    我们应该在罗布泊荒原竖起一座丰碑,祭奠那些为中国核武器事业而献身的英烈们!
  • 木玉 2008-1-23
    引用 3
    壮哉罗布泊
    核弹的成功我国的腰杆更硬了,它打破了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 游客 2008-1-22
    引用 4
    85年或86年CCTV曾拍过我国核试验基地的记录片《共和国不会忘记》我每集都看了。很感动。
返回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