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抒怀:步蔡亚川韵

语过添情 2011-10-17 1074

宝丰抒怀:步蔡亚川韵
宝货兴发再起航,莲花越海宝岛香。
汝瓷古韵绽异彩,魔术绝技富农乡。
书会名扬海内外,观音传奇溯源长。
红色圣地英魂壮,诺奖故里书声朗。
欣逢盛世春风醉,更助豪情写华章。
最新回复 (14)
  • 语过添情 2011-10-17
    引用 2
    1、宝货兴发,宝丰原名宝兴,义指宝货兴发,后改名宝丰。2、莲花越海宝岛香。宝丰酒为国家八大名酒,莲花传八仙喝醉吐在井里,后现莲花,故宝丰酒有酒名莲花。宝丰酒出口到宝岛台湾。3、汝瓷。宝丰清凉寺为汝窑原产地,宋朝鼎盛时有:清凉寺到段店,一日进万贯(买汝瓷)。4、魔术。宝丰古彩魔术唐宋时就有,上过中央台,刘谦也来观摩过。5、书会。指马街书会。兴于元朝,为全国三大书会之一。正月十三马街会全国来人数万人。6、观音传奇。宝丰香山寺为战国楚王妙善三公主故事,妙善三公主为治父王治病,不惜舍自己的双眼和手脚,后感动佛祖,赐千手千眼之法相。是中国的本地汉传观音始祖,台湾慈云大师书名“观音故里”。7、红色圣地。指刘邓大军在焦楼召开会议,指挥淮海战役。8、诺奖故里。指诺贝尔奖获得者崔琦故居宝丰崔庄。8、春风醉。指宝丰商酒务,宋朝在商酒务设酒务,即收酒税,当时汝州十大酒务(当时宝丰归汝州管),宝丰独占七个,可见宝丰造酒行业发达,可见一斑。他就是“程朱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程颢。程颢,生于宋朝明道元年(1032年),卒于宋元丰八年(1085年),到宝丰商酒务,写下“酒务春风”。
  • 语过添情 2011-10-17
    引用 3
    元朝延祐年间,宝丰县城南应河岸边马街村有个名叫张百全的人,喜欢吹拉弹唱,家中艺人不断。
      一天傍晚,张百全散步来到应河岸边,忽听有人亲切地说:“是百全吗?你可来了,走吧,到家稍坐一会儿。”百全抬头一看,是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人。便问:“老人家居何处?”老人答道:“不远。”随手指河,只见河水“哗啦”一声响,现出一座宅院。百全大为惊讶,知其不是凡人,只好跟随进院入室,只见墙上挂满各种乐器。老人说:“我与你爱好相同,请贤弟随意玩赏。”接着自我介绍:姓黄名龙晏。二人坐下谈古论今,相见恨晚。打这以后,他们经常聚会弹唱。
      一日,二人弹唱兴高趣浓,老人长叹一声说:“应河上游有一恶棍,名叫胡绞缠,专好兴风作浪,冲淹庄田,我与他素不和好。今年正月十三,他无理取闹,说我弹唱碍他休息,叫我离开应水,故挑起争斗,被我鞭打逃走。后又送来战书:今年正月十三遭你毒打,明春是日加倍奉还,因此,我日夜担心。”百全说:“老人家放心,沿岸连年遭水灾,乡亲们苦不堪言;只要我把此事告知父老乡亲,他们定会奋勇助你。”老人兴奋地说:“不必如此,只要贤弟叫各村父老多请艺人,到时沿河说唱,并带着馒头石块,见河水变黑用石块往河里砸;见河水变黄把馒头丢进河里就可以了。”百全辞别老人回村,把事情转告众乡亲及来家的各地艺人。
      次年正月十三这天,百全率领各村乡亲和各地来的艺人来到应河,手握馒头和石块严阵以待;艺人也击鼓抚琴沿河说唱。大家见河水变黑就用石块砸,河水变黄就忙扔馒头。日过中午,风停浪静,黄龙晏说:“感谢大家帮助,胡绞缠已死。不过他还有两个儿子,后若报复,还得大家帮助。”百全上前道:“无妨,今后每年正月十三我们在河边集会,庆祝我们战胜恶棍的胜利。”大家都纷纷表示年年来,会会到。百全看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异常兴奋,情不自禁地放声大哭起来。谁知哭后就一病不起,次年正月十三,不幸离开了人世。
      艺人们为悼念张百全,也为纪念战胜恶棍的胜利,每年正月十三,便从四面八方云集马街说唱,遂形成书会。
  • 语过添情 2011-10-17
    引用 4
    宝丰不仅是“曲艺之乡”,而且是“魔术之乡”。宝丰魔术起源于唐宋,发展于明清,兴盛于当今。很早以前,宝丰就因“山清水秀,老幼竞艺”而闻名;新中国成立以后,民间魔术逐渐复苏,并快速发展。魔术是宝丰县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源于唐宋,发展于明清,兴盛于当今。改革开放以来,县域内以魔术为主,曲艺、歌舞为翼,气功武术为辅的各类民间艺术表演团体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发展。至20世纪末,全县已拥有民间艺术表演团体千余家,从艺人员5万之众。他们农忙务农,农闲从艺,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有的还走出国门,到越南、缅甸、俄罗斯演出,年创收入达3亿余元,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民间文化产业。这种以非物质的生产方式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创举,被国家文化部称为“宝丰文化现象”,引起各级领导、政策研究部门及思想理论界的极大关注。中央领导同志曾庆红、刘云山、贺国强、回良玉等先后对宝丰文化现象作了重要指示,特别是原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从2005年4月以来曾八次对“宝丰文化现象”作重要批示,并到宝丰调研,促进了宝丰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2006年8月,宝丰县被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魔术之乡”。
    来源于民间,生存于市场,活跃在城乡,是宝丰魔术历久不衰的根本原因。在这里,上自80多岁的老翁,下至七八岁的顽童,都能来上三招五式,新型的、大众的艺术形式已融入到家家户户的生活当中,并以非物质文化形式给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子,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众多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被中宣部、文化部称为“宝丰文化现象”,宝丰县被誉为中原文化第一县和“中国魔术之乡”。正如原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评价的那样,“农民创造文化,文化造福农民”,令人惊奇的同时,又让人振奋。宝丰魔术作为传统的民间艺术,是一种通行世界的艺术语言,她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已经在世界上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演出与交流。
    宝丰民间艺人不仅使宝丰魔术发扬光大,而且形成了年收入数亿元的文化产业。这对于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是有益的启示。启示一是宝丰民间艺人的创新精神。宝丰魔术虽然有着悠久的传统,但是宝丰艺人并不守旧,而是不断根据需要进行创新。他们在演艺活动中主动创新来赢得市场,占领市场。启示二是当地政府的倾力扶持。近年来,当地政府结合宝丰魔术的独特优势,适时提出了“全力支持,积极引导,加强管理,繁荣提高”的发展方针,引导宝丰魔术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才使宝丰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不断兴盛。启示三是宝丰魔术给农村带来了新变化。宝丰魔术带动的演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当地农民素质提高了,见识增多了,邻里关系改善了,家庭关系和谐了,可见,积极扶持和引导农村演艺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力补充。
    愿宝丰魔术博采众长,走得更远,叫得更响。
  • 语过添情 2011-10-17
    引用 5
    北宋以来,由于汝窑青瓷工艺的迅速传播,先后在豫西和豫西南各窑口相继烧造青瓷,为了赢得信誉,除注重技术的交流、引进其他窑口的先进工艺技术外,各窑还根据自己的擅长有所创新。汝官窑以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晶莹多变取胜。民窑则以刻、印花卉图案的装饰来表现,不同的窑口,在瓷面的装饰方法及其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如:宝丰清凉寺窑,为北宋宫廷烧制的御用汝瓷,不仅制作讲究,工艺精湛,而且釉药浑厚,光泽柔和,其釉面装饰独具特色。因汝瓷内有玛瑙为釉,其色光泽莹润多变,出现天青、豆青、卵青、粉青、天蓝、月白、虾青、艾青等。釉面的沙眼显露了蟹爪纹、鱼子纹和芝麻纹,器表还有鱼鳞状的开片,更显得造型古朴。釉面在阳光下观察,釉中多布红斑,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象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挂,真可谓珠联璧合,巧夺天工。宝丰窑的刻花工艺别具一格,既先用刻花手法刻出轮廊、花叶筋脉用蓖划纹加以映衬,这种工艺效果显得主题突出,纹饰富有立体感,此类产品应系宝丰窑的最佳制品,其线刻龙纹装饰,更应是宝丰清凉寺窑之佳作。

    宝丰窑民用瓷的装饰,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以印纹居多,纹饰清晰,碗内模印花卉纹饰均在六等份或十等份的框线之内,每格安排一组折枝花卉,构图严谨,图案规范。缠枝和折枝菊花纹较多,碗心多印团菊,波浪纹中除以圆圈形为主以外,也有别的图案,有的用海螺加以点缀,印纹中多为阳纹,并以蓖点纹加以衬托;阴纹印纹者,轮廊线条较粗,不加其他装饰,只有花叶轮廊,装饰效果呆滞,因此产量有限。

    由于汝窑采用支钉托烧的叠烧技法,创造了印花青瓷的独特装饰风格,使之成为中原地区的重要窑口之一。特别北宋以来,瓷业昌盛,各窑口相互竞争,汝窑印花青瓷工艺,传遍四方。汝瓷的装饰,丰富多彩,在民间倍受欢迎,所以各地竞相仿制。从目前考古调查获知,河南地区宋元以来为民间烧造青瓷的窑口,有原汝州地区的临汝窑、鲁山窑、宝丰窑、郏城(即今郏县)窑,还有许昌五楼村窑,禹县钧台窑、新安城关窑、宜阳窑、内乡大窑店窑以及黄河以北的焦作窑、鹤壁窑、安阳窑等,这些窑口,各具有不同规模,其装饰技法和艺术风格亦各有特色。

    临汝窑位于汝州的中心区域,其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都处于领先地位,其印花青瓷绝大部分是凸起的阳纹,叶、脉也多以点线纹表现,纹饰题材以缠枝、折枝花卉为主,其内容有云山禽鸟、海水游鱼、也有各种花卉图案,构图严谨,疏密有致,图案清晰,做工精良。题材有“莲生贵子”中的裸体婴童,“宝塔秋菊”、“缠枝牡丹”、“盛夏竹叶”、“白莲出水”、“鱼鸭游戏”、“牡丹莲花”、“转纹折迭”等。在表现手法上,更是独具匠心,有的花朵盛开,有的含苞欲放,有的海水波澜滚滚,有的则细水涓涓,风平浪静,还有的鱼鸭水中漫游,给人以宁静感觉。其造型为当时日常生活实用品,既实用且富于装饰,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特色。

    新安窑的刻花装饰工艺精湛,图案清新富丽,在同类窑中工艺出众。产品以犀利的刀锋,流畅的线条,在同一件制品上内外刻花,更显得潇洒自如。另外该窑的贴花莲瓣灯、百折洗、刻花莲瓣碗的制作,不仅造型优美俊秀,而且修坯工整精细,显示了新安城关窑制作工艺技术的高度水平。

    宜阳窑产品也善于装饰,器物除一部分光素无纹外,刻花和印花者占绝大多数。还有少量的划花或刻、划兼作,以及划、刻、剔的制品。在装饰纹样中,以花卉为主,另一种是海水游鱼,花卉题材可分:缠枝、折枝、交枝花卉、团菊纹和莲瓣纹等。除此之外,尚有海水波浪纹和游鱼水藻纹。前者用放射状的波纹,并以蓖点衬托,象征着凶涛逐浪;后者则在印有两尾鱼的身旁印上水藻阳纹加以映衬,游鱼形象,生动自然,水藻则显平静,颇有静水漫游的气息。

    禹县钧台窑汝青瓷的装饰,以印花为主,刻花较少,已发现的刻花汝瓷盒,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刻工精细、刀法熟练,器表满刻菊花图案,盒盖的边缘以鼓钉纹样衬托,具有较强的艺术效果,这类产品,当属钧台窑刻花青瓷之佳作。

    内乡大窑店窑的汝瓷装饰,大部分是凸起的阳纹,纹饰题材大体分为花卉与水生物两类,花卉题材包括缠枝、折枝、交枝花卉和团花纹等,线条流利生动,图案优美大方。而水生动物的题材又可分为两种:一是以海水纹为主,在水浪中有海螺、游鱼、荷叶映衬;另一种是以鱼纹装饰于器物的内底上,图案颇具生趣。

    该窑的印花纹饰和临汝、宜阳、新安窑均有差异,上述各窑印花较浅,施釉后,纹饰虽十分清晰,但手摸时,仍有低凹的感觉。而内乡窑印花标本有的印纹较为高起,上述各窑印花碗的外壁,多刻荷叶筋纹,而在内乡窑中所不见,保持了自己的独特的图案风格。

    正是由于内乡大窑店窑产品丰富,种类繁多,不仅保持了汝窑的传统瓷艺,又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烧造出一批精良作品,而博得北宋皇宫的赏识,将民窑宠络为官窑或派职官进行监烧。从该窑采集的标本中,在一件青釉器的残片上,刻有“窑司”字样,而“窑司”刻铭,应是宋代主管窑务的窑司对其承烧制品窑口进行监烧的实物见证。

    综上所述,汝窑在继北方相州窑之后,既发挥了隋唐釉下刻、划和堆、贴工艺传统,又接受了南方越窑的釉色特点,且运用定窑成熟的印花技术,还受到陕西铜川耀州窑的影响,采用支钉托烧的技法,从而广取博收创造了印花青瓷的独特风格,使之在为中原地区的重要窑口之一。特别是北宋以来,瓷业昌盛,各地窑口互相竞争,汝窑青瓷工艺,传遍四方,赢得了信誉,受到宫廷的赏识,汝窑为宫廷烧制的御用品,在制作上精益求精,铁的还原也恰到好处,由于工艺精细,质量上承,对其他窑口有较大的影响。特别由于釉中和玛瑙末,出现了丰富的色彩,尤以天青最为名贵。所以到了北宋晚期,汝窑的烧造工艺技术发展到鼎盛时期,成为全国的名窑之魁。

    然而由于汝窑为宋皇宫烧制御用瓷器,不仅造价高,且受到许多限制,所以产量不大,而民窑系统,则得以较大发展。特别是汝瓷的印花装饰,颇受民间喜爱,所以各地窑口也广为运用这一传统技法,烧造出各有特色的代表作品。从北宋河南各地窑口烧造的青瓷观察,有其显著的演变发展过程,如北宋早期的碗、盘装饰简单,多唇口。在碗盘的内壁往往用凸线纹分成六等份,外壁刻以简单的直线纹。北宋中期的碗、盘等纹饰简练、奔放,内壁多刻划牡丹花纹,外壁刻缠枝牡丹、折枝叶纹和莲瓣纹。有的瓶身刻满花纹,或刻花篦划兼施,纹饰生动有力,具有较高的艺术效果。而大量印花纹饰的出现,丰富多彩的纹饰图案,如折技、缠枝、交枝牡丹和菊花,以及折枝、缠枝、交枝牡丹和菊,以及折枝叶纹、波浪、水草、团菊等题材的大量出现,并采用了模印间刻、划的制作方法,以及碗、盘的内壁,用¥线纹隔起,将碗盘分成六等分或十等分,再印制成折枝牡丹花纹加以点缀,另由简单的水浪发展到海水游鱼、鸳鸯戏莲、海螺浮于水浪之中,以及婴戏、水鸭、荷花、把莲等富有生活气息的图案等等,均属于北宋晚期特征。各窑不仅在制作工艺上各显其能,而且普遍注重装饰技法,一则保持了汝窑的工艺传统,同时也创造了各自的艺术风格。特别为了赢得信誉,各窑还创立牌号,互相竞争。常以姓氏为标记的碗铭作为标记,以招徕顾客,而一旦成为名牌产品,各窑又竞相仿制。如“吴”姓碗铭,在临汝、宜阳、新安窑皆有之,“同”字在宜阳、新安窑共存。另外,临汝窑的“童”字,宜阳窑的“吉”字和“思”、“划”字,新安窑的“杨”、“惠”、“张”姓,以及内乡窑的“田”字等众多姓氏出现,就反映了各窑口之间在创立牌号上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为打开销路,出现了激烈的商品竞争,从而刺激了产品质量相继提高。所以汝窑的印花青瓷,从创烧以来,便成为河南地区的重要窑口之一。但金兵南侵,宋室南迁之后,汝窑和其它各窑一样均遭到同样厄运,窑废人亡,有些窑工也随之南渡,使得这一精良瓷艺技术失传。金元时期,对恢复汝青釉生产虽有所举,然日趋衰落。到了明代已全部停止生产。曾在历史上大放光彩的汝瓷,逐渐被其他产品所代替。

    综上所述,汝窑系我国北宋时代的五大名窑之一,从兴起到昌盛,直到衰落,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铁的还原气氛的运用掌握已至完成阶段,在我国青瓷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汝窑的刻花工艺具有较高的艺术效果,然刻花工艺复杂,效率低,仅是昙花一现,遂被印花工艺所取代。由于印花制作方便,加上花卉图案丰富多彩,颇受民间欢迎。因此得以较快的发展。汝窑为宫廷烧制的御用品,作工精细、胎坚致密、釉层浑厚、清澈蕴润、青雅素净、质美蕴蓄、光泽柔和、富有水色、开片密布、隐若蟹爪,芝麻花的艺术效果真可谓工艺精湛、技艺卓绝,为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在失传八百多年后的宋代汝窑,从本世纪五十年代又获得了新生。建国后,在党中央的关怀下,遵照周恩来总理“恢复汝瓷”的指示,经过几十年科技人员的奋力攻关,对汝窑遗址反复勘察。又经过多年试验,终于使汝瓷重放异彩。如汝瓷天蓝釉的试制成功,汝瓷豆绿釉隧道窑的一次烧成,汝瓷天青釉、卵青釉和月白釉的试验,先后通过省和部级鉴定,在1986年还获得了国家金杯奖。所恢复和仿制的产品,不仅造型类同,而且釉色相近,甚至有的产品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从而使汝窑的新发现,不仅在陶瓷考古的学术领域取得成果,而且从“古为今用”的角度为瓷业的振兴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 语过添情 2011-10-17
    引用 6
    崔琦与王治军
    [ 作者:李永庆 点击数:1844 录入时间:2005-10-31 9:08:33 ]

    崔琦、王治军不是同时代人,生活道路也不一样,但他俩是甥舅关系。河南有句俗话说:“外甥随舅舅”,崔琦是王治军的外甥,这句俗谚在他俩身上得到验证。他俩在不同时期,走不同的道路,都为祖国为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为祖国为家乡争了光荣。
    崔琦乳名驴娃,河南宝丰县城北7.5公里范庄人。1939年出生于农家,少小时入村学读书,聪慧好学成绩优异。1951年进入香港培正中学读书。1958年孤身前往美国深造,1967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物理博士学位,之后到贝尔实验室工作。1982年至今任美国普林斯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从事电子研究工作,有新发现,成绩卓著。1998年10月13日由瑞士皇家科学院正式宣布,美籍华人崔琦获199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从此他成为继杨振宁、李正道、丁肇中、朱棣之后,第六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
    王治军(1883——1912年)乳名叫河,字经武,河南宝丰县城北7公里茨芭岭村人。王家早期家道清贫,经治军祖父克俭、父亲平两代在临汝(今汝州市)经营卖面条生意,省吃俭用积蓄下钱,陆续在家乡置地400余亩,成了富户。王治军弟妹五个,治军居长,二弟名治安,曾在郏县当过区长,三弟治环,历任郏县中学校长,河南省教育厅督学、开封大陆电影院经理等职,在社会上颇有声望;大妹名贤二妹名双贤(即崔琦的母亲)。
    王治军幼年随父在临汝读书,后考入开封武备学校学习。毕业后,1906年2月,由河南省抚院选派赴日留学,就学于日本成城大学警务科,在日留学期间,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为早期同盟会会员,以身许国,奔走革命。毕业后回国,任宝丰县第三任教育会会长。不久想谋大事,“至京师抛掷巨款,欲进宫禁,乘机谋大事不谐”。又东渡日本与日籍女子结婚,生一子。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王治军携妻带子回国,冒险去武昌,见黎元洪见陈机宜,黎嘉其义勇,委任他为“北伐左军粮台总办兼执法官”,沿平汉路(今京广路)两侧桐柏山区北上。当王治军随先锋队马云卿率领的革命军五营接连克襄阳、樊城、新野、邓县节节取胜时,1912年2月19日,王治军带领两名马弁到邓县旧察院召开民众大会,宣讲北伐的重大意义和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的前景时,连同马弁三人被歹徒枪杀,王治军当时仅29岁。
    不久,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河南省党部、省政府为王治军立传、题词、刻石表彰,其碑现存开封市(当时省会)禹王台公园。1934年12月河南省政府为辛亥革命河南起义殉难烈士建陵立碑时,又给王治军烈士以高度评价。
    王治军是辛亥革命时期以身许国的民主革命先躯者;崔琦是当今世界上科学研究成绩卓著的科学家。他们俩都为祖国为乡里争了光,家乡人民为之自豪。有人赞曰:
    舅舅为国损躯壮怀激烈,
    外甥勇攀高峰名垂宇庙。
  • 语过添情 2011-10-17
    引用 7
    “仪狄初酿兴酒村”
    [ 作者:王书杰 点击数:120 录入时间:2010-11-17 8:27:09 ]
    魂牵梦萦忆故乡
    漫话酒源古镇商酒务之一

    “仪狄初酿兴酒村”

    我的故乡商酒务村,坐落在平顶山市宝丰县城西北二十五华里处。这是个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的古村落。她横亘在古宛洛大道上,植根于古应国的沃土中。她从舜帝时开始造酒,四千多年来绵延不断。她开创了中国酿酒的历史,喷发了中国酒的源头,流出了中国酒的先河。她以经“商”、服“务”立村,以酿“酒”、饮“酒”闻名,从而获得了“商酒务”这个意蕴雅致的村名。数千年的酒香缭绕,数千年的酒文化熏陶,使村子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站在历史与现实交汇的岸边,我不禁要长长的慨叹一声:啊!故乡——古老的村庄,神秘的酒镇,我终生魂牵梦萦的神奇之地!
    我是一九七七年考上大学,至今已三十三年了,我始终坚持每年都回故乡,去呼吸那里的清新空气,感受那里的乡土人情。我永远牢记我是喝着那里的甘甜泉水,吃着那里的农家饭菜而成长起来的。
    人在刚记事时对事物的认知大概属人生的第一印象吧!所以从我记事后不管村庄如何变迁,我对他的印象始终定格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那时的村子是个椭圆形的,像个南北横躺的巨型鸵鸟蛋,周围被一圈高高的寨墙和深深的寨壕围拢着。寨壕内四季有泉水流淌,寨墙上丛林密布、绿树掩映,寨墙内外的斜坡上种满了桃树,每到桃花盛开的季节,粉花绿叶,蜂飞蝶舞,香气袭人,整个村子都淹没在花海之中。村中有一古砖楼和几处高瓦房,高出寨墙许多,还有无数的大树,也跃出寨墙,郁郁葱葱。每当夕阳西下,炊烟袅袅升起,从远处看,似一幅水彩泼墨画,寨墙如蜿蜒的山峦,在树木楼房间跌宕起伏,大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意味。
    当时整个寨子面积大概有两平方公里左右,人口可能有五千多。寨子在修寨墙时留了四个寨门,每个寨门都建有高大气派的门楼,门楼正上方各镶有一长石条,上边刻有大字。东门刻字为“春风寨”,据说是汉朝时的寨名;西门为“商酒务”,是宋朝以后的镇名;南门为“瞻鲁”,意为正南遥瞻鲁山风景;北门为“望汝”,即向北远望汝州山河。可惜我记事时,寨门均已毁坏,仅留遗迹。当时修寨墙是为防匪患,后来,天下太平,绝了匪患,人们嫌外出不方便,就在每两个寨门之间扒开一个出寨口,叫寨豁子。村中的道路有东西、南北两条大街通向四门,在两条大街两边,分别有两条平行于主街道的小街,四条小街的交汇点分别对着四个角的寨豁子,这样就形成了整个村子三纵三横六条道,八个出寨口的格局(注:东北角路未通)。
    商酒务村在方圆几十里内是个大集镇,当时相当繁华,主街道两边有国营的百货门市部、服装布匹门市部、医药批发店、新华书店、土杂货门市部、废品收购站等;有私营的杂货店、诊所、饭店、油坊、酒坊、修车的、钉鞋的……整个就是条商业街。四邻各村买卖东西都要到商酒务去,他们不说去商酒务,而是亲切地说:“去街上”或“上街儿”。俨然都是一个村里人一样。村里当时是隔天集,四乡八村都要去赶集,卖东西的天不亮都把货物摆满了南大街的两侧,一般上午十点左右集市就散了。
    最值得说的是村里每年有两大古庙会,一个在农历正月二十八,一个在农历九月初六。据说这两个古庙会由来已久,并且与该村出的一个伟大人物有关。这个伟大人物就是历史记载的中国造酒第一人,被当地称为酿酒祖师的仪狄。正月二十八是他的诞辰,九月初六是他九十四岁去世时的忌日。仪狄家住在商酒务村西南角的金家泉边,他发明了用桑叶包饭、发酵,用金家泉水酿造的粮食酒。由于酒味美,被称为“旨酒”。史称仪狄和舜、禹是同时代人,距今四千多年了,他是有史记载的除猿猴造果酒的神话传说外,人类造酒的第一人。比传说中另一个造酒祖师杜康早了一千多年。
    据传,由于仪狄发明的旨酒味道甜美,所以村民都到他家来品尝酒。人越来越多,忠厚的仪狄就起劲地造酒,仍然不够喝,他就干脆教大家造酒的方法,这样家家户户都学会了造酒。后来四乡八村的人都到村上学习造酒,酒造得多了,喝不完了,就出现了酒的销售,形成了产业,出现了家庭式的酒作坊。由于好酒必得有好水,所以,大家都把酒作坊开在由商酒务村西南角金家泉流出的浣河两岸。
    当年,舜帝到南方巡行诸国,病死在湖南境内的苍梧山。《史记·五帝本纪》:“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是舜的妃子,得到噩耗后,由都城山西永济到洛阳,顺着宛(南阳)洛(洛阳)古道去南方奔丧。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就是写的这一奔丧情节。其中的“帝子”就是指的娥皇、女英。“斑竹”是帝子悲伤恸哭,眼泪洒在了湘竹上,而形成了后来的斑竹。当时由于宛洛古道在商酒务是南北穿街而过,所以二妃来到了商酒务村。她们命仪狄为自己造了两坛旨酒,将一坛拿到苍梧山祭奠了舜帝,一坛献给了舜的接班人——正在南方治水的大禹。大禹因酒太美,且有种飘然欲仙、悠然忘我的感觉。他怕后世子孙因酒误国,就命令仪狄停止造酒。《国策·魏策》载:“昔者,帝女令仪狄做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因酒亡其国者’”。
    虽然大禹命令仪狄停止造酒,但仪狄的造酒技术早已被当地村民所掌握。村民自酿自喝,自酿私卖是根本禁绝不了的。所以商酒务村以酒得名,几千年来造酒卖酒绵延不断。
    商酒务酒随时代变迁,酒名也不断改变。其演变过程大致是:仪狄在夏朝前舜帝时初造酒,称作“旨酒”。后进入夏朝,商酒务酒叫过“夏酒”、“春酒”。夏即夏朝,春则为四季之始,春动大地万物生,意为商酒务酒为酒的源头。商朝时定名“商酒”,后来商酒务的村名由此而派生。汉朝时定名“春风酒”,遂将村名确定为“春风寨”。在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至宋宣和二年(1120年),宝丰曾叫过“龙兴县”,所以当时商酒务的酒也叫过“龙兴酒”。宋宣和二年奉敕改龙兴县为宝丰县,故“龙兴酒”又改名为“宝丰酒”,同时还保留有“春风酒”等名。直到元朝,大诗人元好问还有“春风着人不觉醉,快卷更须三百杯”的著名诗句。明朝时始有“莲花酒”之名。清至民国时,酒作坊遍地,酒名有“莲花”、“宝酒”、“宝丰”等,也有很多直接以酒坊名号命名的。解放后宝丰县在私人作坊基础上改建国营宝丰酒厂,将酒名确定为“宝丰酒”至今。
    记得在上大学时,有同学说起我家的村名,说商酒务听起来不像村名。其实以前本不是村名,宋朝以前村子叫“春风寨”。只因商朝时将这里的酒定名为“商酒”,到汉代时,酒业昌盛,朝廷在对盐铁实行专卖后,又加了个酒,对酒也实行官方监制、专卖,当时叫榷酒,即对酒的管理,也叫官酒。就像中国古代有五大官窑“汝、钧、官、哥、定”一样,不过官窑生产的瓷器由官方监制,烧好后挑上等品送入皇宫,不入选的一律砸碎深埋,民间不得享用。而官酒不一样,除满足宫廷需要外,是要销售收税以增加朝廷财政收入的。后来酒作坊越办越多,越办越大,酿酒业到北宋时达到了鼎盛时期。朝廷为了加强管理,将酒坊分为酒务和院务两级,酒务和院务都是对酒的管理机构。由于当时宝丰商酒务的酒务在全国为最多,朝廷就将管理酒务的酒务署设在了宝丰商酒务镇。又因这里的酒曾叫过“商酒”,所以就将“商酒”与“酒务”叠加起来,以“商酒务”命名了该村。
    关于村名还有个传说:有一户人家,仪狄时开酒坊,发展至商,家有三坊。到汉时分家,弟兄三人,长继父业分老坊,老二老三以摸两把壶分东西两坊。老二摸得东坊为继,老三摸得西坊为继。三坊都在春风寨中。到宋时,榷酒兴酒务,老三一门人旺,资金达五万贯以上,称西坊为“商酒务”,被宋作榷场名。二门东坊,称“双酒务”。长门酒坊最老,来自商前,被称“商酒”。因此,古镇曾被称作“商酒务”、“双酒务”、“双酒壶”、“两把壶”等名。
  • 语过添情 2011-10-17
    引用 8
    香山大悲菩萨传
    (宋)蒋之奇
    昔道宣律师居终南山灵感寺行道,感天人给侍。师问天曰:吾闻观音大士于娑婆大有因缘,应化何地最胜?天曰:菩萨示现无方,而肉身降迹香山为胜。师曰:香山今在何处?天曰:嵩岳之南二百余里,三山并列,中为香山,即菩萨之地。
    往昔过去劫,有王名妙庄严王,夫人宝德,无生太子,惟有三女。长曰妙颜,次曰妙音,小曰妙善。始孕妙善,夫人梦吞月。及诞之夕,大地震动,异香天华遍及内外,国人骇异。即生,不浴而鲜洁,梵相端严,五色云覆其身。国人曰:圣人出世之也。父母虽奇之,然心邪,遂恶菩萨。长成,进止容仪,超然拔俗。常服垢衣,不华饰。日止一食,不茹荤辛。斋戒修行,无有退志。宫中号曰佛心娘子,宫娥沐化,咸迁善离欲。王销憎之,将欲择配。王谓妙善曰:二姐已婚,汝今出幼,当招附马。妙善曰:爱河浪阔,苦海渊深,富贵不常在,荣华如泡幻。不贪一世之荣,免沉多劫之苦,儿志求出家,修行学道。王婉言相诱。复曰:若免三患,当从严命。王曰:何为三患?妙善曰:一者,世人少时,面如珂月。及老,发白面皱,行住坐卧百不如少;二者,肢体康强,步行若飞,忽一病至,卧于床枕,无一可喜;三者,姻戚集合,骨肉满前,一旦无常,父子虽亲,岂能相代?三患若免,从婚可得,若未能者,出家务道,了达本心,以灭诸患。王怒,责令后花园治圃,截损饮膳。二姐私往夺其志,妙善固守不回。夫人亲谕之。妙善曰:一切世间恩爱缠缚,无有出期,骨肉会合,终必离散,愿母自宽幸。有二姐奉傅,无以妙善为意也。夫人及姐奏正,舍之出家。王诏白雀寺尼僧惠真领去,令以苦楚退其志。尼等恐惧,以粗务柴、水、杵臼、园蔬任之。感辅蔬冬茂,厨侧涌泉。后设计劝勉回宫,妙善曰:岂不闻障人出家,万劫受苦?汝等敢违佛门利益,苦受三途业报?尼曰:我奉王命,王闻有泉蔬之异,颇类妖孽,遂大怒。遣使臣,携武士,杀妙善。使臣既至,妙善听命,即谓尼众,汝等速避,吾当受诛。妙善乃出就死。将婴刃次龙山,山神知妙善大悲菩萨,将证道果,救度众生,无道父王误将斩首。以神通力,摄取妙善置于山下。使臣既失妙善所在,驰奔奏王,王复惊怒,驱五百军,尽斩尼众,悉焚庙宇。夫人王族,昔不恸哭。谓女已死,欲救无及。王谓夫人曰:且勿哀哭,此少女者,非吾眷属,当是魔怪来生我家。朕得除去妖魔,甚可为喜。
    妙善既以神力摄至龙山之下,环视无人,即徐步登山。忽闻腥秽,又念:山木幽寂,安有浊气?山神化为老人,见妙善曰:仁者欲往何所?妙善曰:我欲入此山修道。老人曰:此山之中,乃鳞界羽毛所居,非仁者修行之地。妙善曰:此山何名?老人曰:龙山也。龙居此山故以名之。此去西岭若何?曰亦龙所居,是故谓之小龙山。惟两山之中有一小岭,号曰香山。此处清净,乃仁者修行之地。妙善曰:汝是何人?指吾居处。老人曰:弟子非人也,乃此山神。仁者将证道果,弟子誓当守护。言讫不见。妙善乃入香山,登顶四望,阗无人踪,即自念言:此处是吾应化之地,故就山顶葺宇修行。草衣木食莫为人知,已三年矣。
    尔时,父王以是罪业故,感迦摩罗疾,遍于肤体,寝息无安。竭国妙医不能救疗。夫人王族夙夜忧念。一日,有异僧立于内前曰:吾有神方,可疗王病。左右闻语,急以奏王。王曰:汝有何药可救吾病?僧曰:贫道有方,应有两种大药。王曰:如何?僧曰:用无嗔人手眼可成此药。王曰:请勿戏论。取人手眼宁不嗔乎?僧曰:王国有之。王曰:今在何处?僧曰:王国西南有山,号曰香山,山顶有仙人,修行功著 ,人无知者,此人无嗔。王曰:如何可得其手眼?僧曰:他人莫求,唯王可得。此仙人者,过去与王有大因缘,得其手眼,王之疾立愈无疑。王闻之,乃焚香祷告曰:朕之大病果获痊平,愿此仙人施我手眼无所吝惜。祷华,即令使臣持香入山。使臣至已,见茅庵中有一仙人,身相端严,趺坐而坐。即焚妙香,宣王敕命曰:国王为患迦摩罗疾及今三年,竭国神医妙药莫能治者。有僧进方,用无嗔人手眼乃可成药。今者,窃闻仙人修行功著,谅必无嗔。敢告仙人,求乞手眼治王之病。使臣再拜,妙善思念:我之父王不敬三宝,毁灭佛法,焚烧刹宇,诛斩尼众,招此疾报。吾将手眼以救王厄。既发念已,谓使臣曰:汝之国王膺此恶疾,当是不信三宝所至。吾将手眼以充王药,惟愿药病相应,除王恶疾。王当发心归向三宝乃得痊愈。言讫,以刀自抉两眼,复令使臣断其两手。尔时,偏山震动,虚空有声,赞曰:希有希有,能救众生,行此世间难行之事。使臣大怖。仙人曰:勿怖勿怖,持我手眼还报于王,记吾所言。使臣受之,还以奏王。王得手眼,深生惭愧。令僧合药。王乃服之,未及旬日王病悉愈。王及夫人戚里臣庶,下逮国人,皆生艰苦。王乃召僧供养谢曰:朕之大病非师莫救。僧曰:非贫道之力,王无仙人手眼安得愈乎?王当入山供谢仙人。言讫不见。王大惊,合掌曰:朕之薄缘乃感圣僧来救,遂敕左右:朕以翌日,往以香山供谢仙人。
    明日,与夫人、二女、宫族严驾出城,入香山。至仙人庵所,陈妙供。王焚香致谢曰:朕婴此恶疾,非仙人手眼难以痊愈,故朕今日亲携骨肉,来诣山中供谢仙人。王与夫人宫嫔皆前瞻,睹仙人无手眼,悉生哀念。以仙人身不完俱,由王所致。夫人审问瞻相,谓王曰:观仙人形相,颇类我女。言讫不觉哽噎涕泪悲泣。仙人忽言曰:阿母夫人勿疑,妙善我身是也。父王恶疾,儿奉手眼上报王恩。王与夫人闻是语已,抱持大哭,哀恸天地。曰:朕之无道,乃令我女手眼不全,受兹痛楚。朕将以舌舐儿两眼,续儿两手,愿天地神灵,令儿枯眼重生,断臂复完。王发愿已,口未至眼,勿失妙善所在。尔时,天地震动,光明晃耀,祥云周覆,天雷晃耀,乃现千手千眼大悲观音,身相端严,光明晃耀,巍巍堂堂如星中月。王与夫人宫嫔睹菩萨形相。举身自朴,抚膺号恸,扬声忏悔;弟子肉眼不识圣人,恶业障心,愿垂救护,以除前愆。弟子从今以往,回向三宝,垂兴佛刹。愿菩萨慈悲,还复原体,令我供养。须臾,仙人复还本体,手眼完具,趺坐合掌,俨然而化,如入禅定。王与夫人发愿:必是菩萨不肯离于此地,欲令一切众生见闻供养。如是言已,与夫人畀之,即时轻举。王乃恭置龛内,菩萨真身外营宝塔,庄严葬于山顶庵基之下。与宫眷在山守护,昼夜不寝。久久乃归国重建梵宇,增度僧尼,敬奉三宝。出内库财,于香山建塔十三层,以覆菩萨真身。
    弟子蒙师问及菩萨灵感,略述大旨。若夫菩萨微密应化,非弟子所知。
    律师复问:香山宝塔今复如何?天神曰:塔久已废,今但止浮屠而已,人罕知者。圣人示迹,兴废有时,后三百年当重兴耳。律师闻已,合掌赞曰:观音大士神力如是,非菩萨慈悲广大莫能显示其迹,非彼土众生缘熟不能感其应。巍巍乎,功德无量不可得而思议哉!命弟子义常志之实。圣历二年仲夏十五日也。
  • 语过添情 2011-10-17
    引用 9
    宝丰中原局、中原军区旧址暨邓小平、刘伯承旧居介绍
    [ 作者: 点击数:319 录入时间:2010-7-13 8:39:17 ]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二期名录》备选景区:

    我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北纬33°47'—34°02',东经112°43'—113°18'。东北距省会郑州市134公里,东南距平顶山市区30公里,距平顶山市新城区16公里,东南距内陆开放城市漯河市120公里,西南距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市143公里,西北距九朝古都洛阳市141公里。四境:东南与平顶山市区交界,东及东北与郏县毗邻,西及西南与鲁山县相连,其中平顶山市石龙区在西部相隔,北及西北与汝州市接壤。我县是河南省中西部重要交通枢纽。焦(作)柳(州)、漯(河)宝(丰)铁路及金(坡)孟(楼)(S231)、时(屯)南(关)(S241)、南(丰镇)石(龙区)线(S329)在县城交会,宁(南京)洛(阳)、郑(州)尧(山)高速公路在县境东南互交,锡(林浩特)海(安)线(G207)穿境而过。总面积72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2.7平方公里。
    宝丰地处中原,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独特的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原解放战争的总统帅部所在地。中原是全国棋盘上一枚极其重要的棋子,自古谁得中原,谁得天下。1947年7月,中共中央作出三军配合挺进中原的战略进攻决策,即刘(伯承)邓(小平)大军跃进大别山,陈(毅)粟(裕)大军挺进豫皖苏区,陈(赓)谢(富治)兵团(即陈谢大军)挺进豫西,三路大军布成“品”字形阵势,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江之间,开辟了大别山、豫皖苏和豫陕鄂根据地。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刘邓大军主力1948年2月从大别山地区转出,4月进入豫西,5月17日进驻宝丰。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率领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总部在宝丰半年多,11月13日离开宝丰,宝丰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宝丰”,成为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指挥中原战场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总指挥部”,成为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指挥中原人民解放战争的“总指挥部”,成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原战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开创了中原解放战争的新局面。
    1948年5月9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根据中原地区迅速发展的战争形势,决定加强中原局,同时重建中原军区。由邓小平任中原局第一书记,陈毅任第二书记,邓子恢任第三书记;刘伯承任中原军区司令员和中原野战军司令员,邓小平任中原军区政治委员和中原野战军政治委员,陈毅任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李先念任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第二副司令员,同时,陈毅仍担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作出这样的战略部署,以便于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逐鹿中原。中原局和中原军区下辖豫西、鄂豫、豫皖苏、桐柏、皖西、江汉和陕南7个区党委和二级军区。中原解放战争由此进入新阶段。中原局、中原军区建立后,指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在广大的中原与蒋介石逐鹿,党中央在中原的战略意图,在中原战场的各项战略部署,各个战略计划得到圆满实现。
    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总部在宝丰,部署和指挥了一系列战役。主要有宛东战役、开封及睢杞战役、襄樊战役、郑州战役与桐柏江汉之战。开封战役第一次把中国的心脏、中国关内的一个省会给占领了。襄樊战役活捉了国民党特务头子康泽(关押在宝丰),这一战役被朱德同志称为“小型模范战役”,它体现了刘伯承、邓小平胸怀全局,趋利避害和机动歼敌的军事思想。郑州战役是淮海战役的先声、序幕,通过这些战役,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的中原防御体系。在中原战场上,一些部队经过中原解放战争的锻炼,成为著名的重要主力部队,甚至成为中央军委的总战略预备队。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把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司令部设在宝丰是有长远考虑的。中原局的管辖区域,包括了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秦岭以东的广阔地区,在中原局的辖区内,所有的党政军民,中央分局、省委、地委(市委)、县委(市委),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各个省军区部队、县大队、区小队,各种武装力量全部归中原局领导。这就奠定了人民解放军解放长江以北广大地区,向江南进军的准备。中原局在宝丰时,就已经开始为决战中原作准备,为部署淮海战役作准备,为渡江战役作准备,为解放江南作准备。
    中原局在宝丰培养了大批干部。随着形势的迅速发展,急需训练和培养大量干部,以便随军前进到新解放区做各种工作。这些干部“虽然大部分应当依靠老解放区,但是必须同时注意从国民党统治的大城市去吸收”(毛泽东语)。1948年6月22日,人民解放军攻克开封后,河南大学和文化教育界的一批进步教授,进步学生参加到人民革命的行列里。中原局便决定以这批师生为基础,成立中原大学,并报中央批准。为成立这个大学,中原局任命陈毅担任中原大学筹备委员会主任,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总部的负责人都是中原大学的教授,经常去讲课。中原大学从一开始就是中原解放区第一所新型的“抗大”式革命大学。在宝丰建立中原大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要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要广泛地在中原地区建立各级人民政权。从宝丰走出的中原大学后来发展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在创办中原大学的同时,1948年8月中原局决定,由豫西行署办起一所行政干部学校,后发展为现在的河南政法干部管理学院。伴随着学校而诞生的,还有中原新华书店总店和中原新华印刷厂。
    中原局在宝丰反“左”纠“左”,奠定了政治上的基础。邓小平在这里的一系列讲话,中原局在政治上的一系列措施,包含着一个内容:反对“左”倾错误,纠正“左”倾错误,让党的政策走上正轨。中国共产党要建立新中国,一切都要走上正轨,要以党的正确政策作为基础。中原局和邓小平在宝丰期间,一方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政策精神,一方面又有许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邓小平在这一时期起草的一些重要文件曾经被中央转发到其他中央局。
    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总部在宝丰召开了3次重要会议:第一次是旅以上干部政治工作会议;第二次是团以上干部会议;第三次是在宝丰县城东街文庙召开的县团级以上军政干部会议,史称“宝丰会议”。这一系列会议把中央关于推进人民解放战争,关于中国革命面临胜利的一系列路线和中原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贯彻落实。著名的宝丰会议就是其中之一。中原局的一系列会议,中原军区的一系列会议,中原野战军的一系列会议,都有深刻的内涵。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统一战线、土地改革、党的建设、军队建设、整党整军等方面,进行政策教育和全面部署。
    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总部在宝丰拟定了一系列文件。中原局于1948年6月6日制定了《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和整党工作指示》。9月9日,中原局发出《关于发动群众贯彻减租减息政策的指示》,10月8日,中原局正式颁发了《中原局减租减息纲领》。这些文件,有的上报中共中央,有的下发各级党委,有的做出战略部署,有的总结经验教训,有的部署具体任务,有的纠正“左”的错误,有的推广先进经验,都有其具体的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司令部驻宝丰期间,具备有精神内涵——中原逐鹿精神,即:勇挑重担,不怕困难,顾全大局,协同作战,实事求是,必胜信念精神。它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目前同类景区中独特的、唯一性的。
    宝丰商酒务红色经典旅游景区,拥有较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宝丰距中原名山尧山风景区100公里,距豫西革命纪念馆25公里,县城西南有汝瓷文化园区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南有民俗文化“马街书会”,北有魔术演艺文化园区,东有斐声海内外的观音文化园区——香山大悲菩萨观音寺,还有中部的宝丰酒文化园区。宝丰还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先进县”、“全国卫生县城”、“中国魔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以及“河南省十大文化强县”、“河南省首批八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之一”。
    目前,商酒务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中的景点——中原解放纪念馆,完成了规划设计,正在组织开工建设。商酒务红色旅游群主要景点有:邓小平、刘伯承旧居,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司令部旧址,它们在商酒务镇皂角树行政村北张庄自然村;中原局旧址在商酒务镇赵官营村;中原军区政治部旧址在商酒务镇柳林村;中原军区后勤部旧址在商酒务镇商酒务村;中原军区卫生部旧址在商酒务镇何庄村;中原军区汽车修理厂在商酒务镇张洛庄村。中原大学旧址在肖旗乡大白庄村;中原新华书店印刷厂旧址在赵庄乡大韩村;军区旅以上政工会议,在周庄镇杨岗、余官营村和商酒务镇焦楼压凤寺、柳林均有旧址。刘伯承、陈毅、李达研究淮海战役决战旧址在周庄镇大张庄村,县城东街为宝丰会议旧址等。
    我县是河南省确定的首批八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之一。在县城南有文化产业园区,将逐步形成行、游、住、食、购、娱、教相配套的产业体系。据此,被史学界誉为中原“革命圣地”的宝丰,大交通便利,又与周边的省重点风景名胜区较近。中原局、中原军区在宝丰所承载的历史事件在全国党史及国内同类景区中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其远景广大,具有很大的红色旅游开发潜力。 (县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 语过添情 2011-10-17
    引用 10
    北宋徽宗大觀元年(西元1107年)創建的禦制官窯,是當時的“五大名窯”之一。過去一直以爲汝窯窯址在臨汝縣境內,然而1986年底,在考古工作者經過大量調查和發掘工作仍然未找到的情況下,卻在與臨汝相鄰的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發現了汝窯窯址,並出土了宮廷使用的完整瓷器22件,從而揭開了汝官瓷之謎。寶豐縣在宋時屬汝州,故名。

    汝窯是宋代爲滿足宮廷特殊需要而設立的窯場,又稱爲汝官窯。汝窯是一個受越窯影響較大的、以燒青瓷爲主的窯。所燒制的瓷器,不論是胎骨、瓷釉,還是在製作方面都非常精細、規整,達到了相當高的技術水平。汝窯的特點是胎質細膩,俗稱“香灰胎”,釉色天青,開有細小紋片,通體施釉,底部有用細釘支燒的痕迹。

    傳世的汝窯器常見器型有碗、盤、洗、瓶、尊等日用品。盤有大小深淺之區分,以卷足者爲多,也有的臥足。洗有敞口和直口兩種,前者圈足外卷,後者口與底垂直,至近底處則爲內斂平底,其中有橢圓形的四足洗,這類洗在其他窯尚未見過。汝窯製品素身多,極少以花紋作裝飾。造型端莊,釉色晶瑩似玉。

    汝官窯的燒制時間短,一直都作爲貢品,所以民間流傳甚少,南宋時已屬“難得”之物,視爲珍品。清雍正前後有仿汝器出現,然而仿造者只重釉色,胎骨呈白色,造型也不及宋時古雅大方。

    爲了區別寶豐和臨汝兩地産品,現稱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爲汝窯或汝官窯,而後者稱爲臨汝窯。
  • 语过添情 2011-10-17
    引用 11
    汝官窯面紗全面揭開
    [ 作者:佚名 点击数:2448 录入时间:2004-8-27 20:06:22 ]
    汝官窯面紗全面揭開



    汝窯是我國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它与鈞窯(河南禹州),官窯(河南開封)、哥窯(浙江龍泉)、定窯(河北曲陽)并駕齊驅。汝窯繼北方安陽相州窯之后,既發揮了隋唐釉下刻、划和堆、雕工藝傳統,又接受了南方越窯的釉色,借鑒了定窯的印花技術,同時還受到山西銅川耀州窯的影響,采納了支釘托燒的疊燒技法。集眾家之長,創造了具有時代特征及汝窯窯口印花青瓷的獨特風格,成為中原地區的重要窯口之一,在中國古代陶瓷史上獨樹一幟。特別是北宋以來,瓷業昌盛,各地窯口相互競爭,相互效仿,有力地推動了汝窯青瓷工藝傳遍四方。北宋宮廷更愛汝瓷。南宋葉?《坦齋筆衡》記載:“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隨命汝州燒青窯器,故河北、唐、鄧、耀州窯悉有之,汝窯為魁。”可見早已有“青瓷之首,汝窯為魁”的美譽。由于各地窯口競爭效仿,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汝窯系。特別是民間對汝窯所產生活用品需求量大,臨汝境內窯口密布,新安城關窯、宜陽錦屏山窯、內鄉大窯店窯、禹縣鈞台窯、許昌五樓村窯繼安陽樓上坡窯等也燒造汝瓷,不過這些窯口的產品純然為民間用瓷。為了方便區分,陶瓷界往往把它們統稱為“臨汝窯”,而為宮廷燒制的御用器的窯口則稱“汝官窯”。汝官窯產品胎質更加堅密,造型秀麗,釉色溫潤,工藝精細。以致“縱有家產万貫,不如汝瓷一件”的民諺廣為流傳。但是由于為宮廷燒制御用器時間很短,產量有限,流傳极少。据統計,從北宋末年至今傳世汝瓷御用品不足百件,并流散与世界各地,國內北京故宮、上海博物館及台北故宮博物院等所藏不足40件,堪稱稀世之寶。由于文獻記載不詳,傳世品又甚少,所以對汝瓷的鑒定、研究向來缺乏可靠的實物依据。尋找“汝官窯”址是當今古陶瓷專家夢寐以求的理想。

    半個世紀以來,我國古陶瓷研究領域的泰斗陳万里,傅振倫、馮先銘、葉孩u捌 幽銜奈錕脊毆髡擼蒼 群蟛淮搶涂啵舶仙繳嫠矗蔡叭暌芍貳?987年經過考古鑽探与試掘,終于在河南寶丰縣清涼思村找到了為北宋皇宮燒制御用汝瓷的燒制區大致范圍,為解開著一重大歷史懸案縮小了區域。當年經過初步試掘,僅在200平方米的范圍內,即發掘出兩座窯爐、兩座作坊、兩個灰坑、一個小窖藏坑和一段排水渠等重要遺跡,還出土了大量窯具和瓷片。特別在一座作坊內的小窖藏坑內,一次就出土20多件較完整的各類瓷器。其中有汝瓷天青釉盤口折肩瓶、天藍釉刻花鵝頸瓶,天青釉小口細頸瓶、粉青釉蓮瓣茶盞托、天青釉外裹足盤、天青釉外裹足筆洗和豆綠釉器蓋等。上述汝瓷,工藝精湛,釉色勻淨,大都与過去傳世品完全相同,從而為汝窯傳世品的鑒定,找到了可靠的依据。同時也在清涼寺窯址附近找到了宋代瑪瑙礦,當時人工開采的巷道仍暴露在地面上,依山坡斜向挖掘,巷道長約50米,寬1米。在巷道兩側斷崖處至今仍保留有當時未采盡的瑪瑙礦石,附近地面散亂的瑪瑙礦石,附近地面散亂的瑪瑙礦石依稀可見,有紅、黃、藍、白、綠等5种顏色。這一發現,更進一步証明“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為釉”的文獻記載是可信的。緊接著為了進一步确定汝窯的燒造歷史、工藝技術、胎釉配方及其汝官窯瓷器的燒造中心區,又于1988年、1989年、1998年進行了3次較大規模的發掘,每次雖都有較大的收獲,但始終都未能准确找到汝官窯瓷器的中心燒造區。1999年根据清涼寺村民提供的線索,我們開始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村內居民住宅區,在居民住宅便道上進行試掘。終于在有限的范圍內發現了厚達10厘米的汝官窯瓷片堆積地層,收獲汝官瓷片上千片,還有匣缽、墊餅、支釘、試燒片等窯具和大型建筑构件。初步判定這里就是汝官窯燒造區,并探查出汝官窯址及作坊區面積約4800平方米。

    為了盡早全面掀開汝官窯址燒造區的神秘面紗,報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我們在當地政府的密切配合下,選定在汝官窯遺跡,遺物集中區,搬遷清涼寺村民4戶,于2000年6月至10月再次進行大面積揭露,共開5×5米探方19個,總面積475平方米,清理出汝官窯窯爐15座、作坊2處、大型澄泥地2個、釉料坑2個、灰坑22個、水井一眼,并獲得了重要的地層疊壓關系,出土了一大批形制較完整的各類汝官瓷器及殘片,還有燒制汝官瓷用的各類匣缽、墊餅、墊圈、試燒片及插座等。這次發掘告一段落之后,于2000年10月17-18日在寶丰縣由河南省文物局、寶丰縣政府聯合舉行“汝官窯考古新發現專家研討會暨新聞發布會”,一時全國著名考古學者与古陶瓷專家云集寶丰。在考察汝官窯址發掘現場和仔細觀賞出土的汝官瓷典型標本后,專家們暢所欲言,最后一致認為,發掘所得遺跡、遺物充分說明,汝官窯遺址在清涼寺确定無疑。大量汝官窯瓷片的出土,丰富了人們對汝官窯產品的認識

    寶丰清涼寺汝官窯址的發現,不僅徹底揭開了汝窯神秘的面紗,使這一歷史懸案終歸破解,而且在陶瓷考古与汝窯研究方面有許多重大突破。

    首先,從這次發掘出的窯爐、作坊、澄泥地、灰坑、配料池、水井等重要的配套設施,及其燒制汝官瓷所用的各類匣缽、墊餅、墊圈、支釘、試燒片(火照)及火照插座等有別于民窯的窯具,彌補了長期以來研究汝官窯瓷器不見窯址和實物標本缺乏的遺憾。

    第二,大量汝官窯瓷片的發現,丰富了人們對汝官窯產品的認識。這次發掘出土物种類齊全,遠較傳世品丰富,除了瓶、樽、洗、爐、壺等陳放用瓷外,還有不少碗、盤、盆、碟,注子、盞托和套盆等生活用具,有的器表還飾有刻畫花,并發現有龍体、鳥首及鏤孔等裝飾,這在以釉色取胜的汝窯傳世品中實屬罕見。

    第三,糾正了過去“汝藥無大器”的成見。以往認為汝官瓷不過尺,一般傳世品多在20厘米左右,這次在發掘中發現了大件汝瓷,如香薰爐以及套盒等。有的產品与越窯釉色极其相似,可見汝瓷的燒制是在借鑒越窯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推斷是正确的,汝官瓷除了采用外裹足滿釉支燒,也有采用墊餅和墊圈燒制的,更有少數支釘放在圈足的周邊,這是絕無僅有的。

    第四,這次發掘,在汝官瓷燒造區的瓷片堆積中,曾出土“元丰通寶”銅錢1枚,表明御用汝瓷的上限不會早于宋神宗年間(1078~1085),其燒造年代應在北宋晚期,這与陳万里先生“從宋哲宗元硝元年(1086)至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大約20年間在汝州建窯,專為宮廷燒制御用汝瓷”的推斷基本吻合。

    總之,根据這次發掘出土的汝官瓷片標本結合對以往傳世品的鑒賞,我們可知汝瓷不僅造型端庄秀麗,胎堅細膩致密,釉層溫潤,由以瑪瑙作釉,更富有水色。胎呈香灰色,滿釉裹足支燒,底有細小芝麻支釘,開片密布如魚鱗狀。若用30倍放大鏡觀察,釉內气泡周圍的瑪瑙結晶体在陽光下折射,有的猶如旭日東升,又像彩虹懸挂,有的似夕陽晚照,巧奪天工。由于宮廷對汝瓷有更高的要求,官汝与為民間燒制的印花青瓷截然不同,民間汝瓷造型丰富,堅固實用,釉色以天青、豆青,蔥綠為主,且注重器表的刻印花卉裝飾;而為宮廷燒制的御用品,做工精湛,造型秀麗,釉摻瑪瑙,色澤溫潤,釉色主要有天青、粉青、卵青、天藍、月白等,并以天青為貴,粉青為上,天藍彌足珍貴,給人以“雨過天晴云破處”的美好遐想。其產品特別注重青色淡雅,富有韻味。除了少數生活實用品,多數為工藝美術陳設品,并构成一种高雅的汝瓷文化,為中國陶瓷工藝美術發展史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 语过添情 2011-10-17
    引用 12
    宝丰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西依伏牛,东瞰平原,沙河润其南,汝水藩其北,菽麦盈野,地涌甘泉,为中州灵秀之地。追溯宝丰的酿酒起源,有历史根据的是仪狄造酒。

    仪狄,是我国的造酒鼻祖。在史籍中,有多处仪狄造酒的记载。《战国策•魏策》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酒经》载:仪狄作酒醪。因此,是夏禹时期的仪狄酿造了酒,距今有4100多年的历史。《吕氏春秋》载: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于汝海之南,应邑之野。古时汝河流经汝州的一段称之为汝海,汝海之南就是汝河之南,宝丰在汝河的南岸。宝丰商周时为应国属地,古应国遗址现在宝丰县城东南十公里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古应国遗址上先后发掘墓葬100余个,出土文物万余件,其中酒具酒器就有三千多件。从质地上分有:铜、石、陶、玉、骨、玛瑙、绿松石等;从用途上分有:杯、盅、壶等。其中最珍贵的是一组是:“提梁卣”、“蟠龙纹香”、“耳杯”、“铜方壶”、“应伯壶”和“铜爵”等。从爵内的大篆铭文上可以看出宝丰酒业历史之悠久、规模之宏大。综上所述,“汝河之南,应邑之野”就是现在的宝丰地区。

    隋唐时,宝丰酒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历史上就有“唐兴宋盛”的说法。大唐王朝还把宝丰酒定为贡酒,通过当时的东都洛阳送到长安。

    北宋时,汝州有十酒务,仅宝丰就有商酒务、封家庄、父城、曹村、守稠桑、宋村等七酒务。酒务是宋朝官方专门经营酒的地方,年收税万贯以上。当时宝丰“万家立灶,千村飘香”、“烟囱如林,酒旗似蓑”。宝丰酒业繁荣昌盛惊动朝廷,宋神宗钦派大理学家程颢监酒宝丰。治所双酒务,并广传宝丰酒法受益于天下,双酒务在宝丰县城西北二十五里的地方,现更名为商酒务镇。

    金时,宝丰酒业兴盛不衰,资产万贯以上的作坊100余家,贩粮售酒者如流,监酒官有镇国上将军、忠校尉、忠显昭信尉等16人,官高三品。据《宝丰县志》记载:金朝正大之年,收酒税四万五千贯,居全国各县之首。
    历史名人的推崇,是宝丰酒久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酒这种产品与其它产品不同,它具有极浓的文化色彩。某种酒的兴旺与否与名人的是否推崇关系极为密切。宝丰酒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上乘的质量,赢得了历代名人的赞誉。

    唐代著名诗人刘希夷是汝州人,上元年间他登进士后,与宋之问、沈伦期结伴游三峡,归至故园,以家乡汝州龙兴美酒(宝丰酒的前身)盛情款待友人,赋诗《故园置酒》,畅言“愿逢千日醉,得缓百年忧”。诗人劝朋友畅饮龙兴美酒,以缓解百年忧愁,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家乡美酒的赞誉。

    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著名书法艺术家溥杰作诗赞宝丰酒云:“每爱衔杯醉宝丰,香飞白堕绍遗风。开往继来传佳酿,誉溢旗帘到处同”。

    历代名人的推崇,不断扩大宝丰酒的知名度。宝丰酒知名度的扩大,既吸引更多的知名人士喜爱宝丰酒,又促进宝丰酒生产规模的不断发展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

    1947年11月,宝丰解放。驻宝某部队排长陈宏达和县城仓巷街的教师傅惠中,在仓巷街逃亡地主宋乃修私人酒馆的基础上,筹办建立了“第五军分区酒局”。1948年6月,宝丰第二次解放。县人民政府再次恢复历史名酒宝丰酒的生产,起名为地方国营宝丰县裕昌源酒厂,成为河南省建厂最早的白酒厂家。

    宝丰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大麦、小麦、豌豆混合制曲,陶瓷地缸发酵,采用“清蒸二次清”的酿造工艺,具有“清香纯正、绵甜柔和、甘润爽口、回味悠长”的特点,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之一。

    1956年,宝丰酒被命名为河南名酒。

    1973年10月14日,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到洛阳参观访问,在所设国宴上,周总理提出“喝河南的名酒宝丰大曲嘛!”1979年、1984年,宝丰酒蝉联两届国优,1989年在第五届全国白酒评比会上,宝丰酒以最高得分荣获国家金质奖,晋升为中国名酒。

    2006年4月,宝丰酒业有限公司成功改制重组,使企业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2007年11月,宝丰酒顺利通过名酒质量复评,蝉联“中国名酒”称号。

    2008年6月,宝丰酒酿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无疆界 2011-10-26
    引用 13
    师兄挥毫著华章,
    宝兴风貌落纸张。
    弟闲随意涂鸦致,
    以博同乡驼铃响。
  • 无疆界 2011-10-26
    引用 14
    汝窑青瓷意悠长,
    清雅玉质美名扬。
    绝代古韵随风去,
    难见当年宋辉煌。
  • 语过添情 2011-10-26
    引用 15
    绝代古韵随风去,
    难见当年宋辉煌。
    其实对汝瓷的发展我也感到继承的可以,但是发展的不好,毫无创意和现代的美感。
返回
发新帖